李强出席这一开幕式,释放重要信号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让古老的中医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新通报!8人被...
张伯礼:“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
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自明年元旦...
中方办宴,普京与中方高层并排入场,...
习近平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的...
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驱动高水平对外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
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由“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主管。由《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主办。由国源智库国际战略发展研究中心联办。
本网编委会,是由国家部委领导和公检法系统专家,新闻媒体行业资深人士组成。
本网以立足政法,宣传法制。弘扬正气,鞭挞丑恶。
开阔视野,警策人生。刊登各类法学理论,探索依法治国。本网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政法,纪检,监察,律协等相关部门协作;新闻信息互传联动。
办公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13号院
投稿邮箱:f z l b w l @163.com

 

本网站声明
本网信息员闫海生,编号为:fzxwbwoo16号,采编证丢失,特此声明公告作废。
《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2019年6月1日

 

当前位置  >> 首页 >> 
 
辽都故地赤峰市辽瓷产业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0/7/6 浏览次数:8006

李富

 

辽瓷溯源



辽瓷,是我国古代陶瓷史上一朵意蕴迷人的奇葩。它是辽代在继承唐朝的传统三

彩鱼形壶技术,吸收五代和北宋中原地区的新工艺的基础上又发展创新的一种独

具特色的陶瓷。其白山黑水般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游牧民族特点,反映了古

代契丹族勇猛、刚烈、剽悍的部族气质,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

凝聚和缩影。在契丹人的祖居之地——辽河源头老哈河(土河)流域,近些年

来,零散地出土过许多精美的辽瓷。



辽朝是10世纪初我国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契丹族是古代北方民族鲜卑

族的后裔,晋末始称契丹。南北朝以来,契丹在今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流域一带

游牧,与中原的关系逐渐密切。唐朝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并任契丹首领为都

督。唐朝后期,契丹已成为我国北方民族中最强大的一支。唐末,契丹族首领耶

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建立了辽朝,

遂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随着契丹人由畜牧、渔猎生产为主转向以农业、畜牧

业生产为主,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手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在手工业中,

制瓷业则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唐、五代以来,在我国北方的邢(今河北邢台市)、磁(今河北磁县)、定三州

内,先后出现了制瓷业。定州在最北方,与辽接近。辽代的手工业各部门主要是

由战争中俘获来的汉人和渤海人发展起来的,辽代的制瓷业当然也不例外。据

《辽史》记载,从太祖至世宗这一期间,辽对定州曾进行多次的掠夺。而定州所

属的曲阳县境,是定窑窑址所在地。所以辽代制瓷的工匠,大多是来源于中原的

磁窑镇和定州的定窑。辽代的瓷窑,已知者共七处,其分布是:上京地区有林东

辽上京窑,林东南山窑,林东白音高勒窑;中京地区有赤峰缸瓦窑;东京地区有

辽阳冮官屯窑;南京地区有北京龙泉务窑;西京地区大同市西郊青瓷窑村也发现

了窑址,所烧器物为黑釉鸡腿坛等。辽的瓷业成就主要是华北地区汉族烧瓷工人

的贡献。辽瓷以富有游牧民族特色的皮囊壶(因形如鸡冠,又称鸡冠壶)、鸡腿

瓶的造型而闻名于世,并且受到收藏者的珍爱。辽瓷除了某些器物造型特异,烧

瓷品系与工艺也大体与华北白瓷系统诸民窑相同。



辽代的陶瓷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及河北等地都曾有发现,具有鲜明

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辽代陶、瓷器制作基本承袭唐代陶瓷工艺,和北

宋中原地区的陶瓷制作工艺属同一系统,低温釉陶以单色居多,三彩陶器亦

称“辽三彩”。此外有黑瓷及绿釉器等。有些器形具有契丹族的民族特色,如鸡

冠壶、长颈瓶、凤首瓶、穿带壶、鸡腿瓶、海棠花式长盘,注壶等。辽瓷有白

瓷、黑瓷和低温釉陶等。器物造型有其独创的风格,是中原地区所罕见。有些品

种的造型来自契丹族传统的皮容器和木容器,如鸡冠壶造型具有明显的皮革容器

的痕迹,有的甚至把皮条、皮扣、皮雕花、皮绳环梁都一一表现出来,清楚地保

留的游猎生活的形迹。赤峰市现今留下了两处辽瓷窑址,一处是位于巴林左旗林

东镇的上京窑,即当年的官窑;另一处则是位于松山区猴头沟镇境内的缸瓦窑,

即当年的民窑。古窑址以及陆续出土的各种造型精美的瓷器充分显示了当时烧制

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敖汉旗博物馆原馆长邵国田说,辽瓷以独特

的魅力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主要特点是: 1、民族特点强,器形中

的鸡冠壶、风首瓶、长颈瓶、鸡腿瓶、穿带瓶等为辽瓷所独有,有些是结合少数

民族习惯使用的皮囊壶演变成鸡冠壶、穿带瓶,有些是西方金银器的仿制,如凤

首瓶、把瓶、长颈瓶、折肩罐等。 2、三彩器在唐三彩的基础上又形成新的特点

和品种,器颈形增多,光三彩器就有200余个品种,如三彩摩羯壶、绞、颈、鸳鸯

壶等。 3、器形较大,尤其辽早期的陶瓷器,不仅制作难度大,而且给人一种大

气非凡的感觉,如耶律羽之墓出土的酱釉提梁壶等瓷器。4、早期的瓷器不仅有仿

定瓷,还有仿越州窑的吉瓷以及酱釉瓷或兼几个窑口的特点,这与辽掠来的汉人

工匠有关,这些工匠可能来自不同的窑系,他们在一起共同劳作,互相切磋技

艺,所以,辽早期的瓷器十分精美,有时兼有中原几个窑系的特点。现在看到的

辽瓷多出土于墓葬,少数出土于遗址或窑藏。




赤峰市辽瓷传承技术诞生于30多年前


“我们自1989年便开始烧制辽瓷,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与假的对照,现已

对辽瓷的烧制达到了一定水平。我们烧制的辽瓷,如不取土化验,则无真假

之分。”这是曲家窑窑主曲文玉对人们的自我介绍。



说起赤峰市辽瓷传承技术,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居然有那么多的“三兄弟窑”:曲氏

三兄弟窑、徐氏三兄弟窑等等,他们这些人,无一不是农民出身,就是这些农民,却

探索烧制出了逼真的辽瓷。


曲文玉从事家具制做,曲文明从事玻璃制画,曲文龙从事美术装潢,经年劳作

收入颇丰,贫寒的家境终于变得富裕起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曲文玉看到市场

上销售的河南生产的“唐三彩”瓷马等器物火爆时,触动了他们探索的神经,不

甘于现状的曲文明、曲文龙心有灵犀一点通,与哥哥一拍即合,从此开始了他们

全新的创业生涯。1994年春季,三兄弟风尘仆仆来到了河南洛阳,在这座六朝古

都中,他们遍访名师,孜孜以求,虚心学习,掌握了仿古陶器生产中从刻模、制

坯、烧制到调釉、涂色等一整套工艺。回到赤峰后,兄弟三人又分头到市博物馆

观看辽瓷珍存,赴巴林左旗和宁城县搜集辽瓷残片,经过分析研究,他们掌握了

辽代陶瓷的样式、釉色、土质等第一手资料。1994年5月,曲氏三兄弟的仿辽陶器

生产进入了试烧阶段。第一炉出来了,但由于火候不够,陶坯全部报废;第二炉

出来了,又因为调釉不当,色彩模糊而告失败;第三炉、第四炉也因为各种技术

原因而变成一堆堆残片。兄弟三人毫不气馁,认真总结后再燃炉火,终于,在夜

以继日的守候中,一炉炉品相俱佳、釉色和谐、几可乱真的仿辽陶器出现在世人

面前。



1994年8月,曲文玉及两位弟弟手拎肩拽、小心翼翼地携带着浸满心血的作

品——近百件仿辽陶器踏上了南下广州的旅途,宛苦赶赴考场的学生,他们忐忑

不安地等待着考官的评判。在广州工艺美术制品交易市场,当一层层包装被打开

后,这些精美的三彩陶器顿时吸慑了一道道黑色的、蓝色的视线。仅仅两天,三

人带去的仿辽陶器被抢购一空。1995年年初,一位吴姓台湾客商几经周折,循踪

而至。曲文明家中陈列的样品令他爱不释手。反复把玩鉴赏后,他一次就订购了

200多件。现在,曲氏三兄弟的窑,每年可以烧制辽瓷传承产品10000多件。现

在,曲文玉的儿子曲鑫已经完全掌握了辽瓷传承技术,能够单独烧制,还被巴林

左旗等窑口聘去做技术指导。他们烧制的产品,除北京、上海、辽宁、广州等地

外,还销往香港、台湾、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地。



松山区原上官地镇板地营村的徐氏三兄弟也是辽瓷传承高手,开始更早。1986

年,徐氏兄弟中的老三结识了一位向北京琉璃厂送唐三彩的河南省杨师傅,并跟

随杨师傅到河南学习了一个多月的烧瓷技术。回来后,哥仨买来有关辽瓷的资料

仔细研究,同时又到赤峰市博物馆请教专家,反复试制,逐渐掌握了配土、釉

色、化妆土等关键技术。不久后,终于有成品问世。三兄弟试着将他们生产的辽

瓷带到广州、北京等地去卖,结果一炮走红,许多人将他们烧制的仿辽代鸡冠

壶、皮囊壶、凤首瓶买去后当工艺品卖。一时间,北京、香港、广东、台湾等地

的客商纷纷前来购货,他们的产品也随之销往世界各地。由于产品仿真度高,远

销国内外,受到收藏者的广泛青睐。


奥运会火炬在赤峰市传递时,一位农民送给第一棒火炬手赤峰市旅游局局长、全

国旅游系统先进个人娜日苏和最后一棒火炬手著名演员斯琴高娃各一个龙纹四

系壶,斯琴高娃在接受龙纹四系壶的时候说:“一定要将这个龙纹四系壶带回瑞

士。”这位赠送龙纹四系壶的农民艺术家就是红山区城郊乡的郝立中,他赠送的

这两个龙纹四系壶是他自己作坊烧制的仿辽瓷器,为赤峰站奥运火炬传递添上了

浓墨重彩的一笔。


郝立中说:“我是城郊乡的一个农民,我们的土地很少,要想发家致富,光靠土

地是不行的。我之所以从事仿辽瓷器的研究和制作,就是要从土地的束缚中走出

来,开发和研制旅游产品。我们赤峰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了宣传和发扬辽

文化,不让优秀的辽文化遗失,我就潜下心来,四方讨教,八方学习,可谓苦思

冥想。我认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享受,自己有责

任将辽文化的这种美和精髓呈现给更多的人。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和钻研,我在

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探讨出辽瓷的烧制方法。”


目前,郝立中的手工作坊已经能够生产出黄釉、白釉、绿釉三类,多达50多种产

品,其中包括龙纹四系壶、玉壶春、凤首瓶、倒流壶、转心壶等多种精品瓷器。

郝立中根据市场定制量进行生产,走出了一条开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模式,

既为仿辽瓷器开发了巨大的市场,又继承和宣扬了辽文化。郝立中的仿辽瓷器主

要销往辽宁,供沈阳军区和沈阳旅游局使用,同时北京、上海、河北等地也有长

期订货。郝立中手工作坊的仿辽瓷器因为艺术精湛、器形优美、图案丰富,能够

充分地体现辽代文化,所以成为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指定订货点。


随着市场的打开,赤峰城区陆续有多家窑口问世。如郝家窑、张家窑、曲家窑、

孟家窑、辛家窑等几大知名窑口。张家窑窑主张树新介绍,几大窑口烧制的产品

也是各具特色,有擅长烧制大缸大瓦、辽塔等大型器物的钢瓦窑,也有擅长精美

小物件的小窑口。几家窑口生产的器型合计有30多种。大多销往北京、辽宁、上

海、广州等地,也有经口岸销往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价格由一二百元到

几千元、上万元不等。


辽瓷生产和辽瓷传承现状


在辽瓷鼎盛时期,赤峰市境内共有几千座窑口生产,巴林左旗、翁牛特旗、松山

区均有辽瓷官窑。松山区境内的缸瓦窑从公元十世纪初叶起,便成为中国北方草

原最具代表性的古陶瓷产地,也是在国内分布范围最广、生产规模最大、延续时

间最长、烧制品类最齐全、工艺水平最高的辽代瓷窑遗址。鼎盛时期的缸瓦窑,

沿半支箭河100多窑口相连,景象煞为壮观。经历了辽金元三朝,延续时间长达

400多年,一直独领草原瓷都的风骚。明朝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下令将关外的汉

人全部迁往中原,缸瓦窑至此才烟灭炉封,使草原瓷都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缸瓦窑的产品是国内外收藏家热衷追求的经典藏品,尤其是极具民族特点和草原

风情的鸡冠壶、凤首壶、束颈瓶、鸡腿瓶、葫芦瓶及黑釉、青釉、三彩、白釉等

款式,更受青睐,大型辽瓷制品、礼品、祭品等珍稀品种价值不菲。


赤峰玉龙文化园经理邹凤山介绍说,20多年前,赤峰市的辽瓷传承基本上是悄然

无声,而辽瓷研究专家关宝棕早在50年代就用油印版本著述了辽瓷文化。大师李

宜宣曾在关宝棕指导下充分学习和研究“辽白瓷”制作。1990年开始,他到景德

镇学习创作陶瓷绘画,并扎根数十年之久。李大师的作品传承古代陶瓷绘画之精

华,集众大家之所长,开辟了现代陶瓷绘画先河。他的根是辽瓷,并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逐渐以刀代笔创立了陶瓷刀画。其陶瓷刀画作品在多个展览会上获得

金奖和特殊奖,并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


邹凤山介绍说,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市场的需求下,在辽瓷收藏炙手

可热的情形下,赤峰市的辽瓷传承业应运而生。尽管规模有限,尽管生产技术欠

佳、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但是凭着各家窑主的执着追求,辽瓷传承仍然达到了

惟妙惟肖、形态逼真,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在辽宁锦州和北京的潘家园古玩市

场,辽瓷传承成了抢手货。对此,各家窑口开始大规模生产和研发。


尽管如此,赤峰市的辽瓷传承业还是滞后于市场需求。在生产规模上,赤峰市的

辽瓷传承最大才0.6亩,最小的只有70平方米,多数是生活空间和生产场地混用,

目前,16家窑主占地面积不足10亩;辽瓷传承产量最小的年产3000件,最高的达

到20000件,合计年产8至10万件,生产的仿辽瓷品种几乎涵盖所有辽瓷品种,甚

至还有了高仿唐三彩和创新烧制的骨瓷制品;在设备上,拉皮机、醒泥揉制设

备、烘干设备等都很落后,有的甚至还很原始,单从窑口上说,还有原始的柴

窑,在所有的窑口中,柴窑8个,电窑10个,气窑10个,远红外线窑仅2个,窑口

容积40立方米,不及当年辽代缸瓦窑最小的窑口容积;在辽瓷传承市场上,产品

主要销往辽宁、广州、深圳、港澳台及东南亚和欧美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国内

辽瓷传承产品需求量每年能达到100多万件,而我们的生产能力仅仅达到8至10

万件。


在郝家窑、曲家窑、张家窑等五家窑口,多数位于居民区内,场地十分拥挤、狭

窄。“由于没有场地,我一年只能间歇式生产,开足马力生产一个月,产品就没

有场地存放了。”辛家窑窑主辛喜春说。“我这里前后都是住宅,一寸也扩不出

去,场地不足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郝家窑主说。他的柴窑轻易不敢点火,

担心冒烟引起周围居民的不满。而在曲家窑,院子里露天摆满了大大小小、花花

绿绿的瓷器。窑主同样在为场地问题发愁:“冬天如果遇到下雪,覆盖在瓷器上

的冰雪一冻一化,极容易脱釉,产品也就作废了,但不摆在外面,屋里又实在装

不下。”


邹凤山说,仿辽瓷器的制作过程十分繁琐,要经过一遍过泥、晾晒、醒泥、揉

泥、拉坯、成形、刮足、接制、上底釉、晾干、面釉、烧制的过程,再经过一遍

上釉、高温烧制,从制作到成品大约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目前,随着市场的扩

大,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的单打独斗格局已经制约了各窑口的发展。


发展辽瓷传承的建议和设想


郝家窑窑主郝立中说:“如果在赤峰建一座陶吧,让外地游客亲手制作一款陶

器,刻上自己的名字,再烧出来带回家,一定很受欢迎。打造自己的旅游产品,

我们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卖点意识还有待加强。”


“我们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协调有关部门,专门建设一个集生产加工、旅游参观、

产品展示、经营销售为一体的辽瓷传承园区,解决各家场地不足的问题,也便于

企业做大做强,并形成一个文化产业。”各窑主道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


如何发展辽瓷传承产业,赤峰玉龙文化园经理邹凤山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强行业组织建设,倡导行业自强自律。要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尽快成立辽瓷

传承艺术协会,制定行业发展方向,统一传承辽瓷文化艺术的主导思想,明确追

求、探索、传承、发展辽代第一窑——缸瓦窑经典陶瓷技术的宗旨,规范生产技

术和市场行为,倡导交流互助和开拓创新,力行科学生产和诚信经营,结束过去

那种场址分散、生产涣散、市场紊乱、单打独斗的局面,在政府的文化产业政策

和项目扶持下,一心一意搞科研、求发展,让辽瓷艺术再现时代光彩;二、政府

和政策支持。没有政府和政策的支持,辽瓷传承产业很难做大做强。由于场地和

资金的限制,最早从事辽瓷传承的徐氏三兄弟已经转轨收藏交流,作品精湛的曲

氏三兄弟中的曲文龙2010年也已停窑熄火,专门从事辽瓷修复。邹凤山建议政

府,一是在文化产业园或开发区规划出辽瓷传承园区,建立辽瓷传承辽瓷传承

艺术品展馆和陶吧,把辽瓷经典遗珍、高仿艺术佳作和旅游陶艺活动结合起来,

打造辽文化旅游的新亮点。赤峰市现有辽瓷传承窑口近20户,每户需要2亩地作为

窑场,分作窑口、醒泥、制作、风干、成品库等,形成前店后窑,统一规格,相

互贯通的辽瓷传承生产艺术园。同时建立辽代瓷器博物馆,展示辽瓷的历史遗珍

和现代高仿的艺术经典,让人们从辽瓷展品中品味辽文化的悠久和厚重。建立陶

吧,让中外游客现场制作,体验辽代陶瓷制作工艺,品味契丹辽文化。整个辽瓷

传承艺术园面积应在50亩左右。二是资金。高仿窑口大多数设备比较落后,严重

地影响了工艺水平的发挥和高仿艺术品的质量。迁新窑址需要资金支持。三是政

策。辽瓷传承的经营者因过去窑址分散,没有进行过统一管理,一经整合,尚属

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在管理和税费上给予支持和倾斜,使窑主和经营者合力共

举,把辽瓷传承和中原江南大官窑高仿做大做强。四是市场。要对辽瓷传承加大

宣传力度,把辽瓷传承提高到传承辽文化的高度,为其在文化产业的崛起鸣锣开

道、架桥铺路,让辽瓷传承产业主打产品行销海内外。五是环境。辽瓷传承生产

现多数启用气窑和电窑,不能节能减排,而远红外线窑则属绿色低排放,要扶持

发展。政府要在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上给予优惠,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三、目标。组建辽瓷传承艺术园区,年产辽瓷传承产品100万件,满足收藏品市场

和旅游市场的需求,培养辽瓷传承传承人,发扬光大辽瓷艺术。同时,从辽瓷传

的制作、销售、市场以及陶吧的经营上做文章,形成产业链条,增加收入,实

现就业。

辽瓷传承的美好愿景


专家指出,赤峰市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提

升文化软实力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坚持挖掘弘扬历史文化、做大做强文化品

牌、有序提升娱乐文化、培育发展创意文化,完成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落实

国家、自治区和赤峰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对文化产业扶持力

度。挖掘历史文化,发展创意产业,做大文化品牌,形成以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

产业为重点,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提升工艺美术、文化旅游、出版印刷等

传统文化产业水平,培育发 展文化创意、动漫等新型文化业态,壮大文化产业

总体实力。依托红山文化、辽文化、蒙元文化资源,创作大型演出和影视剧目,

推出体现赤峰特色、富涵历史和民族元素的文化产品。

无疑,辽瓷传承会在这样的喜人形势下,闪烁出耀眼的光彩。

 

 


 
人民网 |  中国网 |  新华网 |  中国新闻网 |  新京报 |  中国法学会网 |  中国政法大学网 |  民主与法制网 |  最高检察院网 |  最高法院网 |  公安部网 |  司法部网 |  国务院法制办网 |  国家新闻办网 |  中央宣传部网 |  中国网 |  中央台央视网 |  光明日报 |  经济日报 |  人民法治 |  记者观察 |  中国反腐法治网 |  北京天一堂医药科技研究院 | 

关于本站 - 广告刊例 - 战略合作 - 区域代理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 
主管单位: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   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京公网安备1101110212025号

版权所有:北京五湖四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法制新闻联播网   投稿邮箱:
fzlbwl@163.com   地址:北京朝阳区西大望路合生财富广场写字楼501室